close
剛剛看了孔阿姨寄給我的信,有一篇叫《父母的有效期限》。

看完之後我想到自己從小就不停的面對分離,父母離異與父親分隔兩地、回台灣讀書和哥哥分別、母親要上班於是少了陪伴我的時間然後是突如其來的離我而去。

但不管怎麼分開,以前只要一通電話,就能在媽媽的聲音裡得到慰藉,可現在卻沒有辦法了。

我一直都不喜歡說「再見」,因為那是一個承諾,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承諾,就算是對家人,我也只是說「拜拜」,而不是「再見」,可是我覺得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,就是沒跟媽媽說最後一次再見,所以我以後到底能不能見到媽媽呢?

我不知道。

在那篇文章中,是以父母的角度下去寫的,而那角度多半是目送著孩子的背影,然後慢慢發現已經和孩子疏遠了。

這讓我想到媽媽說過,她最驕傲也最感動的時候,是十歲的我在要回台灣的時候,把所有行李扛在身上的模樣。

媽媽說,那是她第一次覺得我長大了,以前連自己的玩具包包都背不動的那個小鬼,真的長大了。

我沒有太多機會讓媽媽目送我,因為媽媽很忙,所以我自己必須要長大,那是我一直告訴自己的。

國小五年級雖然算是個大孩子了,但剛回到台灣的我其實很不安,對我來說台灣的國是個陌生的環境,跟我以前在國外學的東西,或是教學方式什麼的通通都不一樣,可是媽媽也只帶我去過一次,白癡的我甚至還在想第二天早上會不會迷路,而家裡到國小的距離也沒超過五百公尺。

高中搬到永和之後又是新環境,我從學校做校車回中和,卻迷路了,就算打電話向媽媽求助也沒用,只好問路問回永和。

大學因為決定到高雄去讀書,所以我只讓媽媽陪我去了一次楠梓,那天是面試。

媽媽生病之後請假休養,那時才剛發現不久,媽媽的體力還很好,媽媽總是問我要不要送我去火車站,但我總是笑著拒絕,不是不想讓媽媽送,只是覺得這樣媽媽還要自己回來,所以才拒絕,其實我是很想讓媽媽送的。

然後就疏遠了,遠到我沒辦法達到那裡,所有思緒都不知道有沒有傳達到,不知道準備的東西有沒有收到,不知道她在那裡還好嗎?

以前的逞強,好像都太多餘了?

如果那時候不要這麼彆扭,能夠坦率一點讓媽媽送行,能告訴媽媽自己的不安,我是不是可以比較放的下這股鬱悶?

不過我現在可以確定,沒有坦率的對媽媽說我愛她,對我來說有多遺憾。

連做夢都會哭著說:「對不起,因為我的個性很彆扭,所以長大後就沒說過『我愛妳』了,可是妳能理解吧?我真的很愛妳。」

雖然夢中的媽媽點頭了,可是心裡卻還是無法輕鬆。

結果,我們和那篇文章相反了。

我總是目送著媽媽的背影,目送著我最愛的媽媽離開。

只是,這次再也沒有人會來接我走了。

就算我和讀幼稚園時一樣哭得很慘,還是不會有人來接我了。

再也不會有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劍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